close

除了柏楊所寫的、劉德華和柯俊雄主演紅遍各地的「異域」、羅大佑的「亞細亞的孤兒」, 緬北和泰北一帶的華人生活, 和我們身在台灣實際上的認識有很大的差別, 我以一個短期志工的觀點紀錄我所看到得於下

 

由於緬甸當地的開發狀況, 基本的加工產品大多需從國外進口, 在緬北一帶的華人幾乎是以商業和貿易維生, 尤其是雲南一帶的交易網路 (最為人熟知的是二戰時的滇緬公路路線). 華人文化在當地可說是強勢文化, 華人幾乎掌握了緬甸成以上的經濟資源, 與出發前誤以為當地華人生活貧困的想像有極大差別.

 

在緬北的年多學校, 我們採取活潑、互動、鼓勵學生發言、給學生舞台的教學方法 (與該地華文教育使用傳統的教育方式大大地不同), 在當地受到僑教領導們的莫大支持和招待是此行最大的慰藉. 令台灣學生感到汗顏的是: 「該地小孩強盛的學習動機和意志. 」在參考書和課本供應不足的求學環境底下, 逐字逐字得抄下課文和筆記; 相較於華人一向安靜內向的學習傳統, 緬甸學子踴躍發言的態度, 讓站在台上的我們更加欽佩, 吸收知識的心態令人折服.

 

對於當地的華人而言, 保持華人的文化和傳統是刻不容緩的事, 緬甸政府極恐懼華人文化席捲緬人而採取壓抑僑教的作法, 因此該地的華文教育只能以「補習班」的名義存在. 但對華人聚落而言, 或許補習班才是真正上課求學的地方. 補習班有小學、初中和高中部, 教材內容為台灣早期國編本, 近期則有些學校使用中國政府提供的簡體版教材. 不論教材為何, 目的皆為經由僑教管道到台灣或中國大陸留學

 

師資的匱乏是僑教長久以來的問題, 當地缺乏專門的培訓機構, 優秀的海外留學子弟鮮少回家鄉服務, 老師斷層和過度兼職成為教育品質不佳的總總因素. 台灣和中國政府的僑委會, 停留在外交鬥爭、爭取僑領支持層面上, 對於課程內容和師資培訓缺乏實質上的幫助, 更不論僑教長遠的展望了. 我們希望藉由教育服務的工作, 讓更多人注意到僑教資源的缺乏和漠視, 也希望激發參與IAS的僑生共同服務家鄉的意願, 進一步提昇僑教品質 

 

台大醫學四 / 2008 緬甸服務團員  黃冠霖

 

mya4.bmp 

mya1.bm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TUI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