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泰北華人村的居民, 大多是民國 38 年從雲南省撤退的國軍與眷屬, 以及日後自緬甸與大陸雲南移民的華難民. 據中華民國救濟總會統計, 目前當地有華人約 10 萬人, 分布位於泰北、緬甸和寮國邊境的 91 個難民村, 他們乃是當年政府軍在國共內戰撤台後, 三、五軍授命留在越南邊境伺機反攻, 卻因為國際政治發展, 輾轉進入泰緬邊境定居, 至今已傳延三代. 

 

華文學校可說是由泰北村民自組辦學的補習班. 每天早上, 學生必須前往山區的泰文公立學校上課, 屬於泰國政府的義務國民教育. 但是, 村中長輩不希望中華文化就此斷根, 因此透過村內的理事會舉派適當的人選辦學, 推辦華文教育. 然而經過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後裔, 普遍而言孩子的泰文能力比中文的強, 自我身分認同也趨於「泰國華人」而非「中國華人」; 中文也有了新的經濟角色, 成為華人學生畢業 (或休學) 後到城裡打工的一項語言能力. 因此學校的孩子會常說:「我們一定要好好讀中文, 幫助辛苦的爸媽賺錢養家.」

 

華校教師流動率大

教師是泰北華文教育的一大隱憂, 可以從「流動率」和「教學素質」兩大層面來討論: 當地教師部分來自新進學校一兩年、從外地進入的年輕老師, 大多是從雲南、緬甸遷徙而來的外地人, 或者是赴外就讀師範高中畢業後返村服務的本村人. 師範學校公費老師只需要義務服務三年, 三年期滿之後便可回師範高中領取自己的畢業證書, 並出外尋求其他與自己興趣相符或者薪資較優的工作機會, 而遷徙而來的老師也只是因尚未具備身分證明而滯留山上, 一旦身分或工作相關證件辦妥便下山工作, 造成教師人力高度流動的問題. 

由於當地老師的徵募的來源較缺乏, 整體而言山上的師資供給, 不論是數量或是管道皆不足以滿足需求, 因此大部分老師並非師範學校出身, 教學方法往往只是重背誦而不是重理解, 較難以吸引學生參與課程的興趣. 甚者, 老師本身程度其實不足以進行教學, 例如小四肄業的老師即必須教小四的學生. 當地校長和老師皆表示, 當地師資素質不佳, 非常需要專業志工老師予以至少三個禮拜以上的培訓, 甚至能有在當地長期指導的志工老師長駐. 

 

經濟壓力被迫中輟學業

泰北學生經常讀完初三, 有部分只讀到國小就輟學了. 家庭經濟是主要問題, 農業家庭因為生育子女眾多, 加上本來收入就有限, 子女的就學費用就成為家計一大重擔. 因此家長多希望最慢讀完初中畢業, 孩子就應該到山下的城市打工貼補家用.

學生家長多為務農, 未曾接受過教育, 一方面不太有時間關心眾多子女的課業, 甚至認為教育是學校的責任, 另一方面也因自己不識字而無從了解起孩子的學習. 許多家長之所以送小孩到華文學校唸書, 往往只是順應「大家都這麼做, 那我也這麼做」的行為.

至於學生個人方面, 必須同時兼顧白天的泰文學校義務教育, 以及晚上的華校中文課程, 難能培養主動複習華文課業的習慣. 因此, 在個人與家庭的情況結合之下, 始終難以形成穩定的讀書環境. 然而也不是所有家長、學生對教育的看法都是如此, 在家庭訪問中, 發現部分家長已經逐漸開始認同教育的重要性, 表示將會盡力讓孩子順利升學, 惟是否可以透過改善家計支持子女升學, 以及學生本身是否有心繼續深造, 才是影響求學歷程的關鍵.

 

 

thai2.bmp

thai3.bm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TUI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