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好, 我是 2007-08 IAS 社員廖健鈞, 也是兩年泰北服務團的總召. 日前和明愛會張老師、葉老師吃飯聊天, 突然對田野計畫有新的感觸, 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討論.

 

老師們今年二月例行性回到泰緬邊境拜訪村落, 當然包括 IAS 泰北團駐點的新寨村、安康村、黃果園村, 目的是為了持續調查學校需求, 以及評估前年暑期服務的成效與意見回饋. 張老師驚訝地說道, 她沒料到兩個不同村子回饋的熱烈程度, 差別竟然如此之大.

 

 

不只有單方面一頭熱 

 

帕黨村去年是由靜宜大學的服務隊駐點, 學校老師紛紛熱情地表示, 今年一定還要台灣的大學生再來! 因為從這群大學生身上學到實在太多了.雖然一開始他們也不相信, 身為學生的服務志工能帶給老師們在教學上多大進步, 但是經過一個月來的相處認識, 發現這群靜宜大學生能帶給他們的知識衝擊, 不只限於教科書, 更來自他們腦中多元的知識和國際的視野. 學校老師對村落外的世界充滿好奇, 透過和志工學生的交流討論, 開了他們另一扇知識的窗口.

 

在最後一週的學校成果發表會, 靜宜大學生不但展現了強大的企劃活動能力, 更值得學習的是, 他們邀請學校老師和校長一同加入發表會的籌辦, 全校師生都動了起來. 當地老師除了獲得親身參與的成就感, 更體會到他們所欠缺的, 正是這種連結全校上下一心的活動企劃力! 村子的老師們正迫不及待等到今年, 再和這群台灣大學生好好討教呢!

 

另外一個華人村是由我們 IAS 泰北服務團所駐點. 當明愛會老師和當地主任老師們一同開會時, 卻感受不到在帕黨村同樣的熱情回饋. 幾乎都是由主任一人在答話, 其他所有老師只是在一旁默默聆聽. 最後張老師也有點生氣的說, 難道這兩年來學生們的付出無法獲得村中老師任何回應嗎?

 

 

田野計畫不是在做報告

 

我和兩位老師開始討論起這兩村驚人的差別, 一來可能是每個學校的領導人對新方法的接受心態不同, 治理學校的積極度也不一樣; 二來可能是方法用錯了, 因為我們是把所有答案都準備好交給學校老師, 靜宜服務隊的同學則是選擇由老師參與, 一次不用給太多, 讓老師們主動對學習產生了好奇心.

 

討論這個差別, 不是為了比較兩校的服務誰做的比較好, 而是作為 IAS 思考如何將志工服務做的更好, 一個絕佳反省思考的機會.

 

IAS 小泰陽和大多數泰北學生服務隊不同的地方, 就是每年透過實地的田野調查、評估服務需求, 針對所發現的議題回台灣思考, 提出具體可實行的解決方案, 之後試圖結合台灣和泰北當地的資源支持, 尋求執行落實的可能性.

 

以小泰陽去年田野的青年培育計畫為例, 我們合理地分析泰北華文學校的問題:師資流動大、薪水不足以留住青年在鄉村, 所以討論可能的解決方案: 緬甸師資、與建華高中合作的可能性, 然後遠赴泰北村中提案, 和校長老師家長學生討論此計劃的可能性. 其實我們很多地方做對了, 而問題也有機會獲得改善. 可惜的是, 我們可能忽略了「人」的因素, 對於泰北華人村的任何可能改變產生多大的影響力.

 

包括我在內的每一位台灣大學生, 容易落入「寫報告式」的思維.如果你是商學院學生, 報告主題可能是「身為公司主管, 你會如何擬定產品行銷策略, 或是如何引進管理新的變革?; 如果是法律系學生, 可能寫的是「身為法官或檢察官, 你如何以法條分析這件過失殺人的刑事案?; 或是理學院學生思考「身為工程師, 如何用最節省成本的方式達到能源轉換的最大效能?. 所以在討論泰北華校師資不足的解決辦法時, 我們自然而然以「如果我是華文學校的校長、村長」的思維切入, 理性分析後得到一個最佳解決方案, 再到當地尋找協助加以執行落實.

 

做志工服務和寫報告不太一樣. 我們畢業之後, 的確因為所學專精而有機會成為公司主管、法官檢察官、或是頂尖工程師醫師.但我們永遠不會成為泰北華文學校的校長村長, 而是從台灣飛到泰北一個月的教育志工.實際上, 有權力、也有時間心力實踐泰北師資和教育改革的, 除了自己村的校長村長絕無他人!

 

如果我們是校長村長好了. 今年夏天有一群台灣大學生遠赴來到家門口, 和我討論如何改善我自己村內師資的方法, 而解決方案的配套選項都想好了. 雖然我能體會這群年輕人的熱情和好意, 提出的方法也有幾分道理和可行性, 但多少心中感覺有點怪怪的, 說不上來有點排斥這樣「精心設想過」的計畫.

 

我相信這都是人之常情, 這和本位主義與自尊心有關. 如果今天有一位美國朋友拜訪我家, 看到我家中擺設不但凌亂, 裝潢更是庸俗, 然後和我提議要不要重新上漆裝潢, 竟然連設計師和公司都幫我選好了, 我一定心中不是滋味, 甚至轟他出門呢! 當然這是比較誇張的比喻了, 相信大家了解我的意思.

 

 

給魚吃不如教如何釣魚

 

那麼, 到底該怎麼進行田野專案呢?

 

靜宜大學服務隊的故事給了我靈感, 是的, 關鍵就是「參與」! 讓學校上至校長, 下至老師家長能參與到討論的過程, 激發他們的好奇心, 引導他們思考問題, 讓他們自己提出有共識和有意願的方法. 有自己人親身參與的成就感, 才有機會獲得地方資源支持, 才有機會長期被落實. 而我們能提供價值的東西, 可以是靜宜大學團隊發表會的企劃力, 和邀請大家動起來的感染力吧!

 

很多思考不周密的地方, 這裡只是供大家一個不同思考的聲音, 歡迎更多討論和交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TUI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